学习交流
年11月,博士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参加联合教学活动,在我们从机场去旅馆的路上,他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参观附近的医院。我们顺路前往一个很大的儿童医院,他非常兴奋,拿着相机把公共门厅、门诊部、走廊上的主题墙、内庭院、餐厅等地方都拍了过遍,还向医院工作人员询问床位数、医护人员数量、门诊量等情况。
博士坚持速写,一直注重提高专业素养。每次出差看到美丽的风景,他都会挤出时间画上一两张。那年我们一起去土耳其开会,第一天参观了几家医院和一个著名的清真寺,因为日程紧张,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回去后,博士一直惦记着那个“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他说很漂亮,但很遗憾没有画下来。后来终于有了半天自由活动时间,他吃完午饭就徒步去参观那个“清真寺”。在寺的对面,他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从包里拿出速写本,开始一笔一笔地画起来。博士的速写本有一大摞,逢年过节,他就将自己的速写制作成贺卡,邮寄给朋友与客户。
黄博士在生活中更是简朴随意。乘飞机出差他从来都是订经济舱,而且总是订最早的或者是最晚的航班,因为这个时段的机票价格最低。在外住饭店,是不是带星的无所谓,有的时候订不上正规的饭店,住个简陋的小旅馆,他也乐呵呵的。在饮食上,他从不挑剔,在外就餐路边小店吃一碗牛肉面就很满足;单位食堂里有九元自助餐,也有十五元自助餐,黄博士总是踩着饭点儿的尾巴,哈着腰、低着头、端着餐盘出现在九元自助区。有一次博士去得太晚了,刷饭卡的人都走开了,博士看到没有人,很惊讶地问道:“今天中午吃饭不用刷卡吗?”
黄博士谦虚平和,真诚待人,处处体现可贵的君子之风。他对待同事、学生、客户,总是那样谦恭。我们中元的同事,一提到黄博士,都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在我们看来,博士与其说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大师,不如说是身边和蔼可亲的一位老者。在中国中元的食堂、楼道、大厅,我们常常见到黄博士的身影,他总是微笑着点头和大家打招呼,背微微弓着,头微微低着,仿佛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要谦恭。黄博士那么大年纪了,出差在外再重的包,从来都是自己拎。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想给博士拎包都不容易呀。”我们年轻人遇到问题常常向博士请教,哪怕是他再忙,哪怕是在他看来再简单的问题,他都会耐心地讲解,而且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黄博士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名望和声誉,但他却一贯地谦逊低调、平等待人。业务往来、同行旧友的信他一一回复。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医院寄来建设图纸请他提意见,或者是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写信来请教几个医疗建筑专用名词的翻译问题,他都会一一认真回复。面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医院建筑,黄博士从不居功自傲,只淡淡地说一句:这都是团队的功劳。